当前位置:首页 > 资讯 > 正文

安徽大鼓书全集张桂银(安徽大鼓)(安徽大鼓张桂银简介)

  • 资讯
  • 2022-07-14
  • 751
  • 更新:2022-07-14 00:20:17

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安徽大鼓,以及安徽大鼓书全集张桂银对应的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。

本文目录一览:

安徽大鼓的多创新作

老窦的本事真正达到炉火纯青,当以1979年自编自演的大鼓书《酒书记》为标志。他说安徽大鼓分为南派和北派,南派善花腔拖音,男的多不爱听,北派虽不拖音,但说话生硬腔侉,女的多不爱听。南北两派都是以内嗓为基本说唱手段。通过对南北两派反复地比较不懈地探索,老窦在《酒书记》中大胆创新,一改安徽大鼓书以内嗓说唱为主为外嗓说唱为主,从而使声音更加宏亮、有气势。同时始创用内嗓表现反面人物,花腔表现女声,从而在刻画和表现人物方面更加细腻……紫蓬山每年农历二月十九的庙会都要请他去说书;今年庙会他看到紫蓬山日新月异的变化,即兴说唱的《紫蓬新貌》让众多游客一时倾倒……

安徽大鼓书全集张桂银(安徽大鼓)(安徽大鼓张桂银简介)  第1张

蒙城县特色文化

蒙城县特色文化有卢家笙制作技艺、淮北大鼓、庄子的传说等。

1、卢家笙制作技艺:笙是中国古老的吹奏乐器,它是世界上最早的自由簧乐器。清时期笙在民间流传,我国目前的笙有19簧、17簧、13簧,大小各异。安徽省蒙城县乐土镇卢庄、全庄十几户人家,家家做笙,人称“响庄”。

2、淮北大鼓:安徽大鼓流行于苏鲁豫皖,大江南北,黄河两岸之间的广大乡村和城镇,是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种。起源于南宋时期,元朝时得到蓬勃发展,盛兴于明清。

3、庄子的传说:据《史记》记载:“圣贤庄子曾为漆园吏”。蒙城殷称冡,或曰北冡,甲骨文曰“冡侯”,即冡国。周为蒙国,内有漆园,汉为山桑县,后称山桑、蒙郡、蒙县、涡州等。直到唐朝天宝元年(公元742年)更名为蒙城县,一直沿用至今。

安徽大鼓的发展历程

台下听众忘了上厕所马云成1942年出生在合肥,是地地道道的合肥人。父亲、叔叔都是庐剧艺人,他从小就耳濡目染,喜欢具有安徽特色的曲艺。“上学的时候,学校旁边有说大鼓书的,每天上晚自习时都偷偷跑出来听,越听越喜欢。”那时,他不但喜欢听,还喜欢自己说,经常听别人说过后,回到家自己就来上一段。

1962年,马云成高中毕业后,来到肥西县曲艺团拜师学艺,他对鼓书的爱好终于有了用武之地。由于他本身就有些基础,再加上天资聪颖,一年以后,就已经出师开始独立表演。“第一次登台还真是害怕,既怕说不好,拢不住人,又害怕被师父批评,那可是第一次啊,所以很紧张。”说到第一次登台的经历,老人似乎还有些羞涩,“当时台下有100多名听众,不过还好,第一次表演反响就不错,没给师父丢人!”

从1962年至今,马云成与大鼓书相依相伴走过了45年。当问起说大鼓书难不难时,他向我们说起了大鼓书的“道道”来:“我们说大鼓书是挺难的,除了讲究唱腔,还讲究八个字:高低平仄,喜怒哀乐。要做到这八个字,就不容易了。讲故事要用情节套住人,这叫‘小绳子’,书末还要抖包袱,我们叫‘帽头’。”说到这些,马老很精神。“我们老话讲得好,叫先下通天柱,后定八根桩。还要摆起八卦龙门阵,绕上九连环,把观众都拢住,这就是功夫。”

就这样,马云成一路走一路说,把大鼓书说到安徽的每个角落。他平均一场都要唱上三四个小时,最多一次唱到12个小时不间断。“不是吹牛,我说书的时候,要是我不卖个关子,休息休息喝口水,听的人连上厕所的都没有。我师父是第一把鼓条子,我师爷是第二,我就是肥西第三把鼓条子。” 仍有好多年轻人来听上世纪八十年代初,马老因为家里责任田无人管理离开了曲艺团,回家后,他做起了炮竹生意。但是对大鼓书的热爱,让老人还是舍不得放下“鼓条子”,只要有闲暇时间,老人就摆上大鼓,给附近的居民唱上一段。“我说书的时候有好多年轻人来听,有个开出租的司机师傅跟我说,一到我说书的时间,他就把车开过来听,听得都忘了要去做生意。虽然我们讲的都是老调调,可这毕竟还是跟老百姓离得最近,还是有人喜欢的。”

现在,马老还把鼓书进行了“改良”,他还为自己生活的园区、社区编写了门歌《歌唱蜀山产业园》和唱词《蜀新苑小区新面貌》,为群众说说生活的变化。他说的书,群众都爱听,前段时间,他在山湖新村就连说了18场,而且每场的开场词都不一样。

看着马老对说书如此“痴迷”,儿女们有些担心:“毕竟老人年岁大了,每次的唱词都要强记在脑子里,一场唱下来就要几个小时,我们心疼他的身体。”每次,都是马老的老伴去做儿女的工作:“你爸虽然说书是累,可他就喜欢这个,他说书自己也开心。” 想找个好徒弟很难

当问到安徽大鼓书前途的时候,马老深吸了一口烟,神色有些犹豫,“这个我也说不好,大鼓书毕竟市场比较小,光靠几个说书艺人想把他发扬光大真是心有余力不足啊。”

马老说,以前一起说书的人要么就去世了,要么就转行了,他到现在也没有收徒弟,因为爱听的人有,可真能定下心来学的却很难找。“现在不是流行叫非物质文化遗产吗,大鼓书就是这种遗产,只要有大家的支持,我相信大鼓书的香火就不会断。”

蜀山区文化馆的姚晓肖馆长,他表达出了忧虑:虽然有不少人还是喜欢听安徽大鼓,但是毕竟能拿鼓条子的人越来越少了。

学习大鼓要投入很大的精力而且收入菲薄,很难吸引年轻人来学习这种曲艺;鲜明的地方特点,浓重的地方口音,使这门艺术只能在本省内流传,难以走向全国;日益丰富的文化生活,使听众也越来越少。姚晓肖认为,种种不利因素都制约着安徽大鼓的发展,使其面临着“断档”的危险,一旦这批老的艺人故去,很可能就没有人能再敲响这面大鼓了。

现在文化部门也在想办法扶持这门古老的艺术,不仅在物质条件上予以支持,而且也在想办法寻觅好的苗子,来向马老等艺人拜师学艺,希望能将这面大鼓越敲越响。

安徽大鼓的乡村鼓书

人民公社,大队下面分生产队,是按“排”划分的。家住着茅草小屋,炊烟从草屋顶升起的时候,准备着小凳子,刚吃过晚饭,就拿着大蒲扇子,沿着稻田的小田埂,大家就向说大鼓书的寨子走去。说书的场所选在一个稻场上,四方小桌,放着一盏玻璃罩小油灯,一个木架子上摆放着一个盆大的鼓。鼓锤是木的,也有竹子的,锤头包着棉套子,右手拿着竹板。说书人,大热天也很讲究,穿着长衫,先看看来的人,约莫四、五十人,他开始清了清嗓子,喝了口水,右手一扬,左手的鼓锤“咚咚”地敲了起来。他先唱开了。开首一般是“竹板打,剪板钉,少叙闲言书正本,今天不把旁那说,说的是,民族女英雄,她叫穆桂英......”这时候已知道,今天晚上听的是《杨家将》中的“穆桂英挂帅”。他时说时唱,时唱时说,语言甜美,合仄押韵,有时说到关键处,“豁”地站起来,辅之以动作,绘声绘色,使人听着听着,如身临其境,如痴如醉,连续几个昼夜,乐此不疲。夜晚听到的大鼓书,天亮时那鼓声,那唱腔,那情境还在耳边,白天思索着,余音仍绕着,挥也挥不去。 说起听过的大鼓书,那可多了,除《杨家将》外,还有《封神榜》、《王虎平西》、《岳飞传》、《樊梨花征西》等等。听大鼓书,想像着穆桂英、攀梨花那些女英雄的美貌,出神入化的武功;听大鼓书,思索着民族英雄岳飞那正气凛然的形象、高尚忠贞的品德。岳母在岳飞背刺的“精忠报国”四个大字,像荧火虫一样在眼着闪动;听大鼓书,展现着关公那美须、那红脸、那威武神态,想到做一个男子汉的尊容;听大鼓书,当说到潘金莲、西门庆、武大郎、武松,就感到汉子心肠的凄冷;听大鼓书,神游太空,想那捆仙绳,想那万宝囊子,想那八仙阵,万仙阵,真是神到了极点,奇到了绝处。听着听着,你将随英雄视死如归,你将为英雄牺牲而挥泪痛惜。飞沙走石,腾云驾雾,什么事情都能发生,什么奇迹都能够创造。历史,在这里复活了,历史在这里没有了时空。 天气热,没有了大鼓书听,心里却闲得慌。吃过晚饭,把竹簿抱到稻场上,放在两个大板凳上,洗个澡,头枕着竹簿,眼看着天空中的繁星,耳听着稻田里的蛙鸣,唱一曲吧!看着月宫,想一想吧!夜深人静的时候,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大鼓的声音,这声音是那么的强劲,穿透时空,一缕缕通过这一轮明月传来,像一双双小手在心里抓着,心中庠痒的,回忆着前几天听过的大鼓书,慢慢地沉浸到了梦乡。 大学也上过了,参加了工作,结了婚,有了孩子。孩子可不是养着玩的,抱着他就哭,哭起来,再哄也还是哭,真不知错在哪里。这时,突发奇想,拿来盆子,用筷子当鼓锤说起了大鼓书,这一来,可太灵了,孩子听到说书声,听到敲盆的声音,一点也不哭了,反而眼睛睁得大大的,看着听着,听着看着,忽然笑了起来。

关于安徽大鼓和安徽大鼓书全集张桂银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,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?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,记得收藏关注本站。

有话要说...

随机文章

取消
扫码支持 支付码